陈众议讲“传奇网页私传奇私服变态版服”:为何《堂吉诃德》值得一读再读
时间:2019-10-24 17:49 点击:次
7月27日,一场名为“传奇网页私服——塞万提斯与《堂吉诃德》”在首都图书馆举行,主讲人陈众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、学部委员,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,这是“阅读文学经典”系列讲座第二季的第四讲。
陈众议老师首先介绍说,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一样,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巨人。应该说,他们是文艺复兴运动鼎盛时期的标志性人物。他们与早期的达芬奇、但丁等遥相呼应,使得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有了后来的巨大影响力。但是塞万提斯是一个一辈子都过得很可怜的人,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的家庭。塞万提斯几乎是靠勤奋自学成才的。因为他当时没名气,也不受重视,所以没有很确切的官方记载。关于他的生平,都是后来从他的作品,从细枝末节、字里行间中剥离出来的信息。在塞万提斯生活的那个年代,西班牙出现了流浪汉小说。那是西班牙文学的独创性贡献,写无家可归的人。因此,一方面很繁华,,上流社会歌舞升平;一方面是底层百姓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。这样的两极分化,正是塞万提斯批判精神的由来。
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《堂吉诃德》《堂吉诃德》曾经被认为是一部喜剧,却是用小说写成的人间喜剧。所有人看《堂吉诃德》都在笑,同时代的人瞧不起塞万提斯,说他写的东西不伦不类,说没有比堂吉诃德更可笑的作品。这对塞万提斯打击非常之大。好在《堂吉诃德》的流行程度非常可观,简直就像很多通俗小说一样,被当作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闲来无事休闲的读物。西班牙曾流行这样的说法,谁在那边笑得直不起腰来,谁肯定在看《堂吉诃德》。由于把塞万提斯定格在通俗作家,甚至于一个不太入流的通俗作家,他始终处在文坛边缘,没有地位。整整过去了两个多世纪以后,他才被德国浪漫派发现: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鼎盛时期居然有过这么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!浪漫派作家之所以把他定位为悲剧,是因为浪漫派觉得所有的喜剧都是通俗的,都没有什么大的价值,唯有悲剧才是真正震撼人心的,让人警醒,让人对崇高肃然起敬的伟大作品。
陈众议指出,写一个悲剧人物,却使用喜剧的方法,正是塞万提斯高明的地方。正如他以骑士文学的形式,嘲讽低俗化的骑士文学,以子之矛攻子之盾。“《堂吉诃德》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喜剧的方式体现悲剧的精神。” 这些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,但是同时人们经常有所偏废,比如说在强调他的悲剧因素的时往往忽略他的喜剧成分,在强调他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时往往也会掩盖他对世俗文化的描写。塞万提斯对当时的市民文化非常了解,因为他本身就是从那里摸爬滚打过来的,所以他非常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,他既写城市也写乡村,堂吉诃德的游历中,既有大城市,也有小城市,还有乡镇和偏僻的村寨,这是一般作家驾驭不了的。从艺术描写的角度看,《堂吉诃德》最大的特点是用喜剧的方式体现悲剧精神。用鲁迅的话说,这种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粉碎给你看,让你看了心碎——鲁迅十分喜欢《堂吉诃德》,甚至他写《阿Q正传》有很多喜剧因素,就是他模仿了《堂吉诃德》,因为堂吉诃德,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就是Q。
堂吉诃德和桑丘成为经典文学形象同时,《堂吉诃德》不仅塑造了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形象,这在人类文学史上也是第一次,特别像我们的小品或者相声,一个捧,一个逗,这两个配合得天衣无缝。一个是俗人,一个是圣人。小说中还留下了无数细节,比如了多种文明的文化,比如能看到东方文化色彩的内容,提供了看峰看岭的不同侧面和可能性,留下了一部可以不断重读的文学名著。
为使读者有更多的机会、更好的方式深入体会世界文学经典作品,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首都图书馆联合举办“阅读文学经典”系列讲座。讲座计划每年举办一季,每次围绕三四部经典文学作品展开,邀请资深学者、研究者,为广大读者深度解析、展示传统文学作品及其魅力所在。
2019年6月至8月,“阅读文学经典”系列讲座的第二季将如期举办,主题内容为“世界文学”阅读,开启世界文学之旅。讲座邀请余中先、陆建德、曹立波、陈众议、刘文飞五位知名学者,就《巴黎圣母院》、“莎士比亚”、《红楼梦》、《堂吉诃德》、“托尔斯泰”五个主题分别展开讲座。主题包括:巴黎圣母院与《巴黎圣母院》,彼此造就对方——兼谈雨果历史小说的真实性(6月29日),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(7月13日),《红楼梦》中人与曹雪芹的眼前人——红楼人物形象虚实问题探析(7月20日),传奇网页私服——塞万提斯与《堂吉诃德》(7月27日),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小说(8月10日)。
讲座的同时,首都图书馆B座四层第一影院举办了讲座涉及图书《巴黎圣母院》《莎士比亚全集》《红楼梦》《堂吉诃德》《托尔斯泰文集》等的插画作品展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展。展览针对讲座主题展示共20余种不同版本的推荐图书,以呈现经典流传的轨迹和不同时代的审美特色,并甄选百余张插画作品,展示文化精髓和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。作为讲座的重要展示形式,展览将为读者提供多角度赏析经典名著的平台与窗口,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品的出版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样式和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