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明劫》系列:末世之战,大明悲歌(第一战)
时间:2019-06-19 17:20 点击:次
影子
《大明劫》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老片,大牌云集,但票房不甚明朗。可是,尊重史实的影片内容,以及瘟疫、流民、起义的切入点,仍让本片不失为一部了解明末历史的佳片。全片中战争场面极少,但维系大明气数的所谓“战”,真的只有兵戎相见的战场这一种么?其实,光从《大明劫》一片中,便可总结九战。本文为开篇,片中九战将陆续连载。
前些日子,又看了一遍国产影片《大明劫》,没有暂停,没有快进。从官军打退闯军的战争一幕,到小野丽莎吟唱的充满哀伤的片尾曲,近两个小时的电影,从哀到悲……
这部2013年上映的老电影,没有磅礴的战争画面,也没有令人艳羡的过亿票房。在商业竞争如十里洋场的当今电影圈,论票房、论口碑,这部电影无疑打了一场大败仗。但在喜欢捕捉历史细节和故事的人眼里,这部电影无异于一眼甘泉,虽然咽下去的,是苦涩。
很多人对这部电影失望,因为他们冲着《大明劫》这个名字走进电影院的时候,想看到的是一部讲述大明军队与李自成军队对攻的战争史诗。有些没看预告片的观众,也许还会把它当做是明朝与满清之间的战争电影,这样题材的大片,似乎还是片空白。说实话,我当初也没看预告片,也以为是明末战争大片。
确实,电影的真实内容,让这些观众,甚至大部分观众失望了:想看一部超越《投名状》的战争大片,却看到一部从头到尾充满悲剧色彩的“黑白电影”。说它黑,明朝灭亡前夕,国将不国,民不聊生,黯淡无光;说它白,无论是武将还是医官,使尽浑身解数却无力回天,火热的心终归苍白一片。
终一部电影,尽一行苦泪。是大明朝的泪,是崇祯的泪,是孙传庭的泪,是赵提领的泪,是吴又可的泪,是千千万万官军和起义军的泪……也是,我的泪。
末世之战,大明悲歌
常有人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作“止战之战”——用一场伟大的战争(“The Great War”)一劳永逸地解决欧洲无休止的战乱。《巴黎合约》签订的20年之后,,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响亮地打了“止战之战”一记耳光。
风雨飘摇的大明朝也曾想靠一员彪炳千秋的悍将、一次名垂青史的决战一举打垮起义军,一战止战,化解大明的劫数。可是,神一般的历史周期律,就算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再世也无以撼动。王朝的覆灭只是个时间问题,至于压死大明的最后一把稻草到底是李自成,还是张献忠,还是满清铁骑,都不重要了。
管窥《大明劫》,方见明朝如游丝般的气数,已近终点。《大明劫》虽然只说孙传庭出潼关迎击起义军的一战,但电影里其实潜藏了九战,甚至更多。这九战,有的刀刀见血,有的寂寞无声,但每一战,都为明朝大厦的倾覆压了一束稻草,终于像一个个单节的音符,奏响一曲大明的悲歌。
末世之战,大明悲歌
起义军围攻官军的开封城,开封告急
第一战:开封攻城战官逼民反,民不得不反
电影以一幕还算宏大的战争场面开篇,即开封攻城战。在明末各路起义军风起云涌的时代,农民军攻城的一幕已经司空见惯。按照电影背影,这次攻城战发生在1642年,这已经是明朝被农民军牵着鼻子走的第N个年头。
开场时,明朝官军守开封城,火炮、火铳、弓箭、大刀长矛等一个劲儿地往农民军身上招呼,死伤惨重。而敌对阵营的农民军,没有盔甲,没有战马,一群人一群人,手持锄头草叉等不那么正规的武器,架着云梯往城墙上爬。他们没有火铳,但是有抛石机,也能把城墙砸出个豁口来。
战斗只持续了大概两分钟(准确地说是电影里的战斗画面),农民军就因攻不下城墙而撤退。
要说战争场面,比同类攻城电影片段(如《墨攻》、《天地英雄》等)大抵不如。但我在开篇也提到,看这部电影,不看它的恢宏场面,而看硝烟后面的故事。这里的故事,就是农民军之所以变成农民军,之所以会攻城略地,之所以又打不下城墙而明军又要对外求援的故事。
明末崇祯皇帝苦于天灾人祸,忧心忡忡首先,为什么一帮农民要造反?
“农民军”,或者“农民起义军”的名号,不是明朝的独创,朝代更迭,甚至太平盛世时都会出现。在漫长的封建时代,统治的根基是土地,国家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农民,而农民生存仰赖的也是土地。如果农民没了土地,失去了谋生的饭碗,而统治者又不体恤农民,继续层层盘剥,吃不饱的农民只能拿起锄头起来造反。
电影中攻伐开封城的闯军(即闯王李自成的军队)是农民军,他的米脂老乡张献忠也是农民军,追溯个200多年,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(一开始他叫朱重八)也是农民军。
朱重八吃不饱饭,父母兄长都饿死了,元朝老爷们还继续收租收税,农民们没活路,所以朱重八造反了。明末,大凶之年,粮食歉收甚至绝收,农民疾苦交加;地方豪强强占土地,农民无地可耕,成了流民;当时边关吃紧,朝廷屡征饷银(如征伐辽东女真族所征的辽饷),这笔账又加在农民头上。这三下就像程咬金的“三板斧”,把农民逼上了绝路。就算李自成不反,也会有张自成、王自成出来反。如果朱重八泉下有知,知道这时候有农民像他当年一样造了反,造的还是自己重重重孙子的反,心里怕也不是个滋味儿吧。
李自成最终攻破北京城,灭亡明朝
其次,为什么这帮农民要攻城?
这点其实很好解释,即便到了现代战争的时代,攻占敌方的城市、交通线,也是必不可少的,并非每一次作战都只派出飞机来一次“外科手术式”的打击。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,攻城略地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。古代打仗,抢的就是土地(可以生产粮食,补充军粮)、抢的就是人口(可以化作兵员。五代时秦宗权的部队抢人口是为了充军粮,但这只是个例)、抢的就是城池(守一座城池可以巩固方圆几十里为自己的势力范围,进可攻退可守,就是个战略据点)。
明末农民军主要在哪里作战呢?主要是天灾人祸闹得最凶的中原地区,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兵灾最重的地方。这里人多,灾荒重,农民军在这拉人真是一呼百应(三国时期、秦末、唐末五代时期、元末混战时期等无不如此)。李自成和他麾下的很多主将都是陕西人,但募集的士兵多是河南人,这和这里的人受灾最重、民怨最深有直接的关系。1642年,李自成从上一次兵败,已经逐渐恢复元气,在河南又拉了几万大军,抓着官军的薄弱防线就敲,无险可守的开封就成了他们眼里的香饽饽(曾贵为北宋都城,开封这城市从战略上讲真是死地,周边都是平原,背面一条大河,退无可退,守无可守,四战之地。)。
开封城受不住,不得不“飞鸽传书”求援第三:为什么农民军攻不下城墙就跑,为什么开封守军要向朝廷求援?
开封攻城战打了不多久就鸣金收兵,双方都留下众多尸体。好像农民军也不是非要攻下城墙不可,而守军的力量也不是那么强大。